关于开展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校内预遴选工作的通知


各单位:

为做好第三批国家一流课本科课程申报工作,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明确课程建设目标,充分发挥课程建设专家作用,落实课程建设责任,校院两级协同推进,现启动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校内预遴选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遴选要求

1.参照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通知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按照申报课程类型(即: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线上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本次预遴选课程应基本符合相应要求。

2.后续学校将从本次预遴选的课程中推荐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3.每门课程的负责人(或主讲教师)与课程团队主要成员不得超过5人,且均只能参与申报一门课程。

4.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须为我校正式聘用的教师,团队主要成员(含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一般为近5年内讲授该课程教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的必要的技术支持人员可作为团队主要成员。

5.首批和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不得参加本次预遴选;首批和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不建议再次作为课程负责人参加本次预遴选;首批和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主要成员参与本次申报的课程与曾认定的课程需有实质性创新。

二、工作要求

1.各学院应有规划、有组织、系统化进行预遴选课程的推荐工作,明确责任人,将预遴选工作落实落细。细致梳理本单位已获批或认定的省部级课程、校级研究型课程、聚能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其他高质量课程。

2.各学院推荐参加预遴选课程的上报数量不得少于年初学校下达各学院“本科人才培养2023年任务指标中竞争性指标(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奖类)”的数量的三倍。

3.推荐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需做好“同类课程获奖情况分析”,细致分析课程的优势和短板,明确改进和完善措施,如有必要,可说明需要学校提供的支持。

4.具体申报要求请参照附件3中的相关文件。除视频文件可暂用脚本PPT替代外,其他附件材料须规范、齐全。如有盖章要求的,加盖学院公章即可。

三、申报安排

1. 615日前,各教学单位组织完成申报。课程负责人填写相应类别课程的申报书及附件材料(附件2),在网上系统申报系统中填写教师基本信息(标红项目必须填写,“项目内容”栏目统一填写“见上传申报书”,以上传附件为准)并以压缩包上传附件2。具体操作方式见《教学项目申报系统操作手册》(附件4)。

2. 616日前,各教学单位完成审批及上报。各教学单位需在系统中进行审批,对参加预遴选的课程进行初评、排序(线下、线上线下混合、社会实践三类课程打通排序;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两类各自单独排序),填写《各教学单位推荐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校内预遴选课程汇总表》(附件1)。汇总表由学院院长或书记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纸质版交至良乡校区文萃楼A402室,电子版发至lcrejoice@bit.edu.cn

3. 教务部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并公布结果。

4. 各教学单位完善申报材料。

5. 正式出校推荐参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刘畅、朱元捷,81382226。

附件:

1.各教学单位推荐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校内预遴选课程汇总表

2.申报书及附件材料

3.相关文件

4.教学项目申报系统操作手册


教务部

2023年5月24日

Baidu
sogou